深扣孔孟 (An Inquiry into Confucius and Mencius)
Offered By: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via Coursera
Course Description
Overview
本課程透過深入解說孔孟思想中如何轉化「自我」、如何完善「自我」與「他者」的互動等主題,由解析如何啟動「自我」的轉化,逐步闡釋孔孟儒家的修養論、家庭倫理觀、交友觀、政治理論和生死觀等議題。並透過解說日、韓儒者對孔孟儒家思想的詮釋,比較東亞中、日、韓等地區儒家思想發展的情況。
Syllabus
- 人應如何學習?學習的目標是什麼?
- 本單元旨在講述:(一) 孔孟儒家教育的目標與方法;(二) 儒家教學目標之實踐場域的特點;(三)「依師」和經典學習的重要性。
- 「自我」是什麼?人應如何轉化「自我」?
- 本單元闡述儒家主張之如何透過「修己」與「養心」以實踐「自我」之主體意志,並歸納孔孟思想中用以提昇自我心性、轉化自我的四種方法及重要性。
- 人應如何思考婚姻及家庭?
- 本單元旨在講解「君子之道」如何體現於男女夫妻關係及家庭人倫之相待,並解明孔孟家庭倫理觀的核心內容與開展面向。
- 在 21 世紀如何治理國家?如何安立合理的政治體制?
- 本單元講述並比較中西方「民本」與「民主」政治思想的異同,進而解說孔孟政治思想的核心價值及因之而來的理論範疇。
- 在 21 世紀「政治認同」與「文化認同」張力中如何抉擇?
- 本單元說解:(一)「中國」此一人文概念於東亞文化圈的理論發展;(二)「文化」與「政治」在「自」、「他」的互動過程中產生的四種張力類型;(三) 孔孟的人文思想。
- 在 21 世紀全球化時代中,如何維持友誼?「自我」與「他者」如何互動?
- 本單元講解:(一) 孔孟何以主張道德乃真實友誼的基礎;(二) 孔孟論「交友」之方;(三) 孔孟論「自我」與「他者」的四項互動原則。
- 在 21 世紀「自由」與「秩序」的張力之中,人應如何安立生命?
- 本單元旨在:(一) 透過「主體自由」與「客觀秩序」兩者關係的思考,重詮孔子「克己復禮」章的「仁」、「禮」關係之理論;(二) 解釋孟子「養浩然之氣」的修身工夫論及孟子的「氣論」對於古代「氣」思想的翻轉。
- 人如何面對死亡?
- 本單元旨在透過對孔孟生死觀及其價值理念的解說,引領當代人如何看待生與死的課題;並經由對道教、佛教、基督教等宗教生死觀的比較,彰顯孔孟生死觀的人文精神意義。
Taught by
黃俊傑
Tags
Related Courses
The Fiction of RelationshipBrown University via Coursera The Ancient Greek Hero
Harvard University via edX Copyright
Harvard University via edX Classics of Chinese Humanities: Guided Readings
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via Coursera Comic Books and Graphic Novels
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via Coursera